公子真是爱开玩笑!
朱厚照看着钱梦竹的娇态,觉得愈发可爱,微笑着望着她,没有言语。
钱梦竹被看得有些害羞,便转换话题:近来,铅笔已经有仿制品出现,销量不再增长了。
铅笔的技术门槛不高,被仿造是很自然的事。
被仿造也说明铅笔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。
钱梦竹明白朱厚照做这些不只是为了赚钱,但还是随口问道:哪有人这样做生意的,生意下滑还乐呵呵的,对金钱毫不在意。
朱厚照无所谓地说:谁说我不在乎钱,做生意当然是为了赚钱。
只是有时得换个角度思考,比如这铅笔稍作改良,就能卖个更高的价。
钱梦竹好奇地问:朱公子已有对策?如何能卖出更高价格呢?
你的眉毛真美!
钱梦竹有些错愕,原本讨论的是铅笔的问题,怎么突然转到她的眉毛上了。
虽然她的眉毛浓密,但谁会特意赞美别人的眉毛呢?这是朱公子的独特喜好吗?
朱公子,我们是在说铅笔的事吧,你不是说有盈利的办法吗?
朱厚照接着问:你的眉毛好看,但有些人眉毛不理想,她们如何画眉呢?
用黛砚啊,将黛粉加水研磨,再用眉笔描绘。
不过黛粉价格不菲,有些人就用烧过的柳枝代替。
钱梦竹疑惑朱公子为何聊起眉毛,但她还是耐心地解释了一番。
所以你还没想到铅笔的另一种用途吗?
钱梦竹愣了片刻,突然领悟:你是说用铅笔替代黛砚!
朱厚照对钱梦竹投以赞赏的目光。
调整一下铅笔的硬度和配方,其实并不复杂,利润相比普通铅笔能大幅提升。
钱梦竹心想,自己怎么就没想出来呢,而朱公子是如何想到的呢。
这种便捷且经济的眉笔很快就会风靡一时。
我有个方法能让它更快走红。
钱梦竹对朱厚照的智慧深信不疑,没有什么是他想不到的。
快告诉我,你的计划是什么?
朱厚照拿起报纸说:在报纸上做广告,这样就能迅速让所有人知晓。
广告?
没错,广告就是广泛告知,利用报纸让大众了解我们的产品。
真的可行吗?我看报纸上都是国事要闻和大儒的文章,我们钱记的商品也能登上去吗?
古人对文化和书籍怀有崇敬,将销售信息放到报纸上,这似乎有些难以想象。
在后世,报纸上一面是战火纷飞的新闻,一面是超市促销,已是常态。
报纸是我印刷的,我想印什么就印什么。
你列出店里想推广的产品,下次我会在报纸上给你留个位置。
朱厚照在纸上比划了一下,对钱梦竹说。
提到眉笔,我想起我还有一个制作香水的方法,等忙完报纸的事,我就开始研究,到时候你一定会喜欢的。
......
傍晚,朱厚照回到西山,看到异常兴奋的唐伯虎。
朱老弟,卖出了五千份,《大明万年报》卖了五千份!
朱厚照对这个数字并不惊讶,毕竟只是五千份。
在后世,报纸的日销量动辄数百万份。
但转念一想,在识字率低的古代,一天卖出五千份报纸已属不易。
除了科举参考的四书五经,一般人的文集诗集能卖出五千份就算畅销了。
这五千份报纸上都印有唐寅的名字,随着报纸销量增长,他的名气也将日益扩大。
而且今天已经有人投稿,朱厚照打算从中挑选几篇放入下一期报纸。
文人墨客无处发表诗词,若能在报纸上刊载,借朝廷官员和大儒的热度,知名度瞬间提升。
而且写作并非无偿,实实在在的稿费等着他们。
这样的名利双收,哪个读书人能抗拒?
今天还有几位应聘者,
虽然不太清楚编辑和记者的工作,但薪资的吸引力无法抵挡。
朱厚照已将面试权交给唐伯虎,让他过了一把人事主管的瘾,仿佛握有大权。
接下来两天,报纸热度持续升温,
许多人在期待下一期的出版。
然而,他们的动机各不相同,
有人单纯喜欢报纸内容,
有人则盼望着能在报纸上看到自己的文章。
某些人热衷于在报纸上找茬,企图以此吸引他人的注意。
其中包括那些有权呈奏朝廷的御史。
弘治帝收到了一封关于《丹鹤日报》的奏疏。
奏疏列举了报纸的八宗罪。
指责其公开国家机密,如边疆事务不应公之于众。
民众可引导,不可全然告知。
朝廷重臣的着作竟与街头巷尾的琐闻混杂,实乃对文化的玷污。
第55章 惦记你呢!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